2013-10-30

我看「歲月照堂」。



上禮拜和莫去北美館看張照堂的攝影展,過程中我們聊了許多,收獲也頗多。下個月打算再去看一次,30元的入門票就可以看到這麼多經典的作品,怎麼想都很超值,為了避免被後來的觀展經驗所影響,決定在那之前先記錄下第一次的觀展心得。

在這些作品裡,我最愛的系列除了入口處的名家身影外,大概就屬夢遊系列。夢遊系列是這次展出作品中唯一有色彩的影像,或許是在大量黑白世界裡突然出現不一樣的色調,顯得特別吸睛;也或者是那如夢似幻的迷濛氛圍特別令人著迷,總之,我特愛夢遊系列所營造出來的一種迷幻感。

夢遊系列裡的人影不是背對著觀影者,就是面目模糊難辨,呈現失焦狀態。然而這種曖昧的影像正符合夢境的真實難辨,想像夢境裡的我們,有時伸手想去抓住那彷彿觸手可及的影像時,卻總是撲空,明明就是近在眼前的人影,但卻怎麼也摸不著碰不到,彷彿有一種難以跨越的永恆距離,使得彼此總是呈現一種等距的位移。夢遊系列的作品就是給我這樣的感覺,似真似假,如夢似幻,撲朔迷離又迷離撲朔。

除了作家身影和夢遊系列,讓我最感共鳴的其實都是較早期的作品,不刻意的取角,反而更貼近一種生活的自然狀態,像是無意識的目光,有時也像是一種小心翼翼地窺探,從那視角裡,可以感受到一個人散步的小樂趣。

部份作品有語音導覽介紹,有些導覽可以將心底的抽象感受具體化,但有些反而讓人陷入一種困惑裡,我聽著影像評論者仔細地解說眼前的作品,說了許多理論、概念,以及意象和效果,但我卻納悶了,作品裡真的有乘載這麼多意義嗎?還是評論者只是習慣性的將自己所知道的理論都搬出來套用,使得一幅簡單的影像,因為堆疊了許多理論符號而變得艱澀難懂,也因為難懂而更顯偉大,當下我真的很困惑。

我跟莫說,我真的不覺得有這麼多訊息在裡頭,莫反問,什麼是意義,當時我很直覺地回應就是虛構。但事後想想,覺得不應該說虛構,虛實是相對應的概念,既然會說「虛」,那就表示預設有個「實」存在,但什麼又是「實」呢?比起隱含價值判斷的虛與實,或許用「人為的建構」是較為妥當的。如果一樣的作品出自於默默無名的素人攝影,還會有如此的社會位置嗎?還會有如導覽機裡的種種意義闡釋嗎?或者該問,還會被重視嗎?如果當年素人畫家洪通沒有被媒體大量曝光,沒有被副刊大力推崇,我們還會覺得那樣的作品是有意義的嗎?對於這些無所不在的權力運作,我們或許應該時時自我警惕,不該過份人云亦云。這些提問並非質疑作品,純粹只是一種因外力介入的反身思考罷了。

我想,藝術的意義不在單一價值,不同層次的人本來就會有不同層次的感動,對於美的感受往往也受制於過往經驗。美可以是一種純粹的直覺,但也可以是一種方法論,當美變成一種藝術鑑賞的路徑時,所需仰賴的是更多知識面的訓練與累積。我無法理解導覽裡的介紹,或許是我的層次不達,也或者是我在這方面該有的知識基礎不足。但排除這些,我仍然可以利用最直覺的方式去感受這些作品所呈現的氛圍,一種疏離的冷調,一種孤寂的無語,即便是拍攝孩童,也沒有我們印象裡的純真模樣,陰鬱的眼神透露出一種不該屬於他們的世故,我想這種種的種種,所反映的並不純然是被攝者,更可能是攝影者本身。

這次展出的作品數量極多,有些我很喜歡,有些我不太懂,有些令我感動,有些令我著迷,有些則令我恐懼而想逃離,不管是哪種情緒,都是一種和自己對話的方式。

這個午後,我們注視的不只是那個時代與那些被攝者,更是那個無所不在的自己。

2013-10-11

【歌】The Sound of Silence



今天在張家輝和彭于晏主演的《激戰》裡聽到這首歌,非常喜歡,上網查了一下相關資料,了解這首歌的創作概念後,更喜歡了。

這首歌是Paul Simon在1964年寫的,他與 Art Garfunkel所合唱。歌曲透過描寫一種關於大眾沈浸在沈默(盲目、壓制等象徵)之中的異象(Vision),來批判社會只知道盲目崇拜物質偶像(Neon god they made),不知道也不敢正視社會的真實面(例如地下鐵與廉價公寓中的窮人)。沈默變成一種聲音(sound of silence)讓大眾以為一切都還是正常。Paul Simon在美國社會正經歷如越戰、反種族歧視等社會動亂的年代寫這首歌,應該是希望社會能夠突破這些盲目與不合理的壓抑,而找到出路。

資料來源